Phottix新閃燈 Mitros+開箱(1)
「內建無線電波觸發器」

先前攝學園的教學團隊曾經與大家分享過 Phottix的 Mitros 閃燈的實測,並被發表在國內攝影大站dcview上。據聞Mitros閃燈有了新的改版,在第一時間拿到之後,這次我們要分享的是 Phottix Mitros+ (有多一個 “+” 號,不是同一支燈哦!)
首先來看看它的包裝彩盒。
正面除了紅色的2年保固及 for Canon 字樣外,並無其他色彩,但是那巨大的閃燈正面照顯露霸氣!(不用請求神人就有霸氣了)

包裝盒的其中一個側面,上面畫的幾道圓弧是指閃燈的發光嗎?不是的,是因為這支閃燈有了無線電波的引閃功能,那幾道弧線正是代表著電波(嗶波)

另一個側面,哇!那三張小圖,意思是這支 Mitros+ 可以和 Odin 及 Strato II 直接一起使用而不需要另外購入新的離閃設備嗎?趕快打開來看一看...

一開盒,先看到維修保固卡。

盒中的物品全部取出,這次的說明書一樣是放在隨身碟中,不過比起上次拿到 Mitros 的版本好,不但有中文版,而且還是正體中文版!另外也有看到 Mitros for Canon 及 Mitros for Nikon 的說明書(也都是有正體中文版),看來這一點有改進,對於支持正體中文的我們來說,要給它一個「讚」。這次的主角 Mitros+ 它應該在黑色攜行袋裡,趕快打開來看看!

閃燈的攜行袋和上一代的Mitros 的並無差異,內容也相同,除了閃燈外,還有專用的柔光罩(安裝時要注意 UP 方向)和閃燈固定底座。

再來我們就看看 Mitros 與 Mitros+ 放在一起的樣子。如果沒有仔細看,注意到那個“+”,兩支燈看起來根本就是一樣的。

操作面版這一面,誰分得出哪支是 Mitros? 哪支是 Mitros+ 啊?(還好我們有先貼上標籤了!有標籤的是第一代)

電池倉的設計也保持之前的 T 字型排列,電池極性也是上面 2 顆正極朝上,下面 2 顆負極朝上。
開機與常用操作
因為外觀上和 Mitros 幾乎一樣,所以就不多做比較,直接開機操作吧!Mitros+ 和 Mitros 很像,而 Mitros 又和 Canon 580 EX II 有相同的設計概念,希望直覺地操作可以帶領我們很快進入狀況。
Mitros+ 操作面版
1. 開機
撥動操作面版右上角的 ON/OFF 開關就可以開機,開機時一樣有華麗的 Phottix 字樣。
開完機的畫面... 好像有哪裡不太一樣?立刻拿出 Mitros 來比較一下。

差異比較。

直打

抬頭

向下7度
這三張分別是閃燈燈頭直打,抬頭及向下 7 度的情況,原本的 Mitros 只會在向下 7 度時顯示一個相當大的圖示,而 Mitros+ 會依這三種情況有不同的小圖示,這也算是可以比較簡單分辨 Mitros 與 Mitros+ 不同的地方吧
2. 背光/MODE
在操作面版的左上角是背光及模式的切換按鈕。平常在背光未開啟時按下此按鈕為開啟背光功能。
背光未開啟

背光開啟
開啟背光方便我們在黑暗的地方操作閃燈(通常會用閃燈的情況也都是在暗暗的地方)。如果在背光開啟的情況下再按下此按鈕,則會在 ETTL/M/Multi 模式間切換。

ETTL(相容於Canon原廠的控光方式)

M(由使用者自行控制出力的大小)

Multi(頻閃)
3. TEST/READY
操作面版左下角是閃燈測試鈕,通常原廠燈都是做在指示燈上,不過 Mitros+ 延續 Mitros 的做法,獨立一顆 TEST 按鈕。按下後閃燈會擊發。操作面版的右下角則是就緒指示,顯示目前閃燈是否已充好電等待擊發。
4. ZOOM
學園流非常重視閃燈的照射範圍,按下 ZOOM 後即可調整。
反白時可以調整,AZOOM表示閃燈的照射範圍和使用的鏡頭焦段同步縮放。
可以調整的範圍從 24mm~105mm。
不過在操作上,如果用過 Mitros 的使用者會發現,調整時的按法有變,原本 Mitros 是按上下鍵調整,Mitros+ 則改為用左右鍵調整。

AZoom時會自動配合鏡頭的取景範圍來照明。

MZoom時最廣照射範圍24mm。

MZoom時最聚光的照射範圍105mm。
5. SET
直接按下 SET 可以設定閃燈出力(M模式)或閃燈補償(ETTL模式)。

M模式下,反白時可以調整出力。

最小出力 1/128

最大出力 1/1

ETTL模式下,如果無補償時是沒有EV補償值的顯示的。

但是按下 SET鍵,出現反白顯示時,便可以進行ETTL的閃燈出力補償調整。

補償最大 +3.0EV

補償最小 -3.0EV

HSS表示高速同步。常用於白天的補光。


Odin tx mode 設定畫面

以下為進入ODIN TX 設定之後的畫面,如果有用過 Odin 觸發器的應該會對這些畫面有種熟悉感。可以分別對於機身上的命令燈(代號為L)及離機的A、B、C三個群組的外閃進行控制。

「例一」命令燈及ABC三群的離機閃燈均設為TTL模式,且都沒有任何補償值。

「例二」可對各燈的照射範圍,也就是ZOOM進行設定。

「例三」命令燈不參與照明。
ODIN RX 設定畫面,意思是這支燈設定為離機閃,而它的一般情況是設定在 ETTL 模式下,由 TX 端(命令端或是說發射器端)設定各離機閃燈狀態。


不過如果長按 MODE 鍵也可以強制把離機閃燈改成 M (手動出力)或 Multi(頻閃),(注意模式下有多畫一條底線)

STRATO II RX (接收)模式下,只有 M 模式可以用(這也是我們平常搭配 Strato II 觸發器的常用設定),這樣不用再接上接收器,就可以直接使用你手上的Strato II發射器來引閃。(什麼?你手上沒有Strato II的觸發器?還不趕快參加團購?)

OP TX (MASTER) 是相容 Canon 光脈衝引閃模式的主控端,可以用來引閃Canon原廠的閃燈唷!

可以設定成機頂不閃(不參與曝光)(請注意顯示幕上的小閃燈圖示,少了三條線,意思代表不參與曝光)

OP RX (SLAVE) 是相容 Canon 光脈衝引閃模式的被控端。可以被Canon原廠的600EX、580一代或二代、ST-E2所引閃。

OP SLAVE 則是光觸發模式。在這個模式之下,它能被任何閃燈引閃,很適合當你的棚燈的副手,或是跟其他非Phottix、非Canon廠牌的閃燈混搭使用。超好用的。